據估算,理想汽車D輪融資后的估值在40.5億美金左右。但通常情況下,Pre-IPO會比IPO的價位要低一些,因此理想汽車IPO的估值約在50億美金以上。
王興不遺余力地看好理想汽車并非空穴來風。
7月11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監(jiān)會提交的IPO招股書中,透露了其中的緣由。
招股書顯示,王興共投資了理想汽車8億元,持有理想汽車23.5%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據估算,理想汽車D輪融資后的估值在40.5億美金左右。但通常情況下,Pre-IPO會比IPO的價位要低一些,因此理想汽車IPO的估值約在50億美金以上。
“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短期內不會一家獨大,造車新勢力有很多機會?!痹诟缓劳跖d看來,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冠軍大概率誕生在中國,而理想汽車將成為他角逐冠軍的底牌。
但一個疑問是,在各路造車新勢力的角斗中,理想真的能順利扛起王興的“造車夢”嗎?
大佬們的造車夢
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時代的寵兒,未來發(fā)展充滿想象,商業(yè)大佬們也早已開始了布局。
2018年,懷揣科技夢的房產大亨許家印正式成立恒大睿馳智能汽車,宣布投資賈躍亭的FF(法拉第未來),然而兩人的合作最終卻不歡而散。
但許家印并沒有放棄造車夢,而是憑借自有資本以“豪橫”的方式,在新能源汽車的各領域大肆收購。
時間再向前追溯,賈躍亭從2014年就開始投身新能源造車運動。但由于樂視大廈的“坍塌”,賈躍亭的造車夢隨之破碎。
7月2日,賈躍亭再次回歸,發(fā)文稱“打工創(chuàng)業(yè)、重啟人生”,或許他的造車夢還將繼續(xù)。
與商界前輩們一樣,擁有科技變革基因的互聯網巨頭們也有著各自的新能源造車夢。
在理想汽車的融資歷程中,美團王興首當其沖。
他先是不遺余力的唱好理想汽車,今年以來,王興已多次發(fā)聲力挺理想汽車。5月,王興親自入手了一輛理想ONE,并在飯否中流露出喜悅之情:“終于喜提一輛理想ONE,可以頂替全有的沃爾沃XC90和特斯拉Models了?!?/p>
6月11日,王興再次在飯否為理想ONE“站臺”,直言:“電車都比油車好開,理想ONE比蔚來更好開?!?/p>
除了口頭支持,王興的真金白銀也沒落下。早在2019年8月,理想汽車獲得5.3億美元C輪融資時,王興就通過個人出資了2.85億美元,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今年7月1日,理想完成5.5億美元的D輪融資,其中美團領投5億美元,這輪融資后理想汽車估值達到40.5億美元。
由此王興順理成章成為理想汽車的第二大股東,持有約3.33億股,占總股本23.5%,擁有9.3%投票權。
燒錢游戲
從理想汽車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手握10億元的現金流并不充裕。
財報顯示,從2018年至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累計虧損超40億元。但從整個新能源造車行業(yè)來看,這只一筆小數目。
最為直接的對比是,蔚來汽車至今已累計虧損303.18億元。其中,單2019年就虧損了114億元。盡管蔚來在2018年就已上市融資,但直到今年4月獲得合肥政府70億元戰(zhàn)略投資和國有大行百億授信后,蔚來的資金壓力才稍有緩解。
而新能源汽車霸主特斯拉,甚至曾因為資金壓力一度瀕臨破產邊緣。歸根結底,新能源造車是一門極其燒錢的生意,沒有雄厚的資金,一切都是空談。
理想汽車在招股書中也坦承:“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沒有盈利?!?/p>
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2019年營收為2.84億元,其中包括2.81億元車輛銷售收入。2020Q1,理想汽車的營收為8.52億元,其中包括8.41億元的車輛銷售收入。
此外, 目前理想汽車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車型共交付超過1.04萬輛。
而目前,頭部新勢力車企中,蔚來、威馬、小鵬、理想汽車的車輛交付量均已經突破萬輛這一門檻。截至6月底,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超4.6萬輛,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3萬輛,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2萬輛,理想汽車交付量則剛過萬輛。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理想汽車僅量產了一款車型,而其他幾家頭部公司大多都已經推出兩款以上車型。
同時,蔚來、小鵬和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公司均采用純電模式,而理想汽車采用的則是增程式,即所謂的插電混動模式。
李想在一次直播中表示“未來三年不會推出新產品,現階段將主要圍繞理想ONE升級”。
但依賴單一車型,增程式設計還在被廣泛討論的情況下,李想的打法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能否分得一杯羹,還有待商榷。
“李想式”省錢法
李想是出了名的“摳門”。
財報顯示,2019年蔚來汽車虧損達112.96億元。相比較之下,理想2019年只虧了24.39億元,2018年更是只虧了15.32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想對“對于成本和效率近乎變態(tài)的要求”。
不久前,李想在朋友圈表示,“理想汽車超過32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連高級總監(jiān)都寥寥無幾。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理想ONE的上市發(fā)布會用了不到200萬的成本就拿到了上萬輛的訂單?!?/p>
但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研發(fā)的錢卻是不能省的。
2019年,蔚來的研發(fā)費用高達44.29億元,同期理想汽車的研發(fā)費用僅為11.69億元。過去4年,蔚來汽車年均研發(fā)費用都在10億元到40多億元不等。而過去2年,理想汽車研發(fā)費用只有8億元、11億元。
雖然不能從研發(fā)投入上判斷兩家公司的未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新能源造車這場運動中,研發(fā)必須跟上。
低調務實的李想一度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中最懂車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新能源汽車也一直被外界所期待。
但理想的融資燒錢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先是SEV的失策導致大筆虧損,而后是政府補貼政策讓理想汽車處于兩難境地。
除此之外,自去年年底交付以來,理想ONE接連爆出剎車失靈、路邊自燃等事件,產品的質量危機把理想汽車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造車這條路越來越難走,后面還有重重關卡等著李想去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