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軍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想要快速穩(wěn)定上升,需要與傳統(tǒng)燃油車同臺競爭,同時也要走高端化路線,在國際市場上“走出去”競爭。
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12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召開。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想要快速穩(wěn)定上升,需要與傳統(tǒng)燃油車同臺競爭,同時也要走高端化路線,在國際市場上“走出去”競爭。
“目前國內(nèi)新能源市場份額大概是2-3%,2018-2019年左右峰值市占率達到5%,新能源車與傳統(tǒng)車相比要有競爭力才可以?!?/p>
他認為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新能源產(chǎn)品要在安全、成本、高效、便捷這四個方面去與傳統(tǒng)燃油車競爭。
其中談到成本時,他舉了一個A級電動轎車與A級傳統(tǒng)燃油車的成本案例。
目前,以一個續(xù)航里程500km的A級EV轎車的成本來看,電動化零件價格(7.7萬)+整車價格(15萬元,補貼之后)+TOC使用成本(4.1萬元),五年10萬公里的全部成本要達到26.8萬。
同樣的A級傳統(tǒng)燃油車,整車價格(10萬元)+TOC使用成本(8萬元),五年10萬公里的全部成本只有18萬元,消費者當然還是會選擇燃油車。
即便當電池成本下降30%、傳統(tǒng)燃油車面對雙積分壓力產(chǎn)生的成本之后,這兩個價格將會是新能源車22.2萬元和燃油車19萬元。
只有當車企與運營商采用車電分離的創(chuàng)新模式之下,消費者可以僅用10.1萬元購買裸車,加上后續(xù)的電池租賃的費用,才有可能將整體成本降到燃油車之下。
“過去5年新能源車的三電成本下降達到60-70%,現(xiàn)階段的降價空間比較少。”朱軍認為通過整車效率、驅動效率、輕量化等方面的高效技術提升,可以減輕電池電量消耗的壓力,一定程度上中和三電系統(tǒng)的成本下降難的困境。
另外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他指出,新能源車不能成為消費者的負擔,因此基礎設施、快充速度、快換、FOTA這四大方面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朱軍指出目前新能源車企都在關注電池熱安全和功能安全,上汽也希望打造零熱失控風險的電池。
這一課題對整個行業(yè)都是重點,“如果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上升到20-30%,從目前來看電池熱安全還存在很大的隱患和挑戰(zh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