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分析師在致給投資者的報告中警告稱,對電動汽車電池不斷增長的需求將導致主要材料的價格飆升。這反過來又將推動電池價格上漲約 18%,進而削減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因為電池約占車輛成本的 20% 至 40%。
分析師對鋰、鈷、鎳三種主要電池材料的價格走勢可能對電動汽車制造商成本的影響進行了預測。他們認為,如果鋰價格回到歷史高點,制造商的成本將增加一倍以上。鈷的價格也將會翻倍,而鎳的價格將上漲 60%。
報告中稱,適用于汽車電池的鎳供應有限,甚至可能促使制造商加速轉(zhuǎn)向另一種名為磷酸鐵鋰 (LFP)的電池。特斯拉和小鵬等都已經(jīng)在采用這種不使用鎳或鈷的電池,但其儲存的電量相對較少。
分析師表示,如果鎳價觸及每噸 5 萬美元的歷史高位,每輛電動汽車的價格可能會增加 1250 美元至 1500 美元,這可能會減少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
就在昨日,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發(fā)布微博表示,在售 Model Y 價格上調(diào) 8000 元人民幣,即日生效,已訂購客戶不受此次調(diào)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