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九銀十”開局并不景氣,9月,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分別下滑17.9%和19.6%。
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產銷量分別為1824.3萬輛和1862.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8.7%。其中,9月產銷量分別為207.7萬輛與206.7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7.9%和19.6%。
1-9月,汽車產銷1824.3萬輛和1862.3萬輛,同比增長7.5%和8.7%,增速比1-8月繼續(xù)回落。
圖源:Pexels
細分市場來看,中國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35.7萬輛,創(chuàng)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8.4%,環(huán)比增長11.4%。1-9月份新能源車滲透率提高至11.6%。
但自主品牌的銷售成績卻未能實現正增長。舉例來講,10月1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和長城汽車紛紛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
據吉利汽車,公司9月銷量為103936輛,環(huán)比增長18%,較去年同期下滑約18%。其中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銷量為11177輛,同比增長約83%。分車型品類來看,轎車、SUV和MPV的銷量分別為39409輛?63781輛及746輛。今年前9個月,吉利汽車總銷量為921796輛,同比增長5%,完成全年153萬輛銷售目標的60%。
海外出口方面,吉利汽車9月出口量8013輛,1-9月累計出口量達74714輛,同比上升約94%。
同期,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領克的銷量為15823輛,今年1-9月的總銷量達倒14796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0%。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領克01HEV和領克01 PHEV出口至歐洲市場的付運量為2000輛。2021年前9個月的出口總付運量為7950輛,該品牌本年度累計實現向歐洲市場交付1990輛汽車。
吉利汽車表示,部分地區(qū)疫情和芯片全球供應短缺是影響該集團交付量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吉利汽車未交付訂單已超過10萬輛,星越L、星瑞等產品在終端供不應求。
長城汽車也在同日公布了9月銷量數據,其中哈弗、魏牌、皮卡三大品牌均出現當月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
2021年9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00022輛,前三季度累計銷售884045輛,同比增長29.9%。其中,海外市場9月銷售新車11437輛,同比增長47.1%,前三季度累計銷量97946輛,同比增長136.3%。
分品牌而言,哈弗9月銷售54561輛,同比下滑31%;魏牌同期銷售4662輛,同比下滑48.4%,前三季度累計銷售36158輛,同比下滑28%。長城皮卡9月銷售20008輛,同比下滑12.6%,前三季度全球累計銷售166726輛,其中海外累計銷售32566輛,同比增長187%。
今年上半年,還有媒體報道稱,受芯片供應短缺影響,長城汽車的永川、徐水兩大生產基地在5、6月或面臨停產,波及包括哈弗H6、長城炮、坦克300等在內的多款熱門車型。不過隨后長城汽車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稱重慶、徐水兩大生產基地并無停產計劃,針對芯片市場供應緊張的情況,公司正在主動采取多種措施應對,包括在全球范圍內積極采購芯片、加強供應鏈管理等方式,來緩解芯片供應緊張帶來的影響。
業(yè)內人士表示,吉利和長城兩大自主品牌在9月這一傳統旺季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狀況,并且積壓訂單持續(xù)增加,表明當下因疫情而加劇的芯片供應危機仍未得到有效緩解。隨著未來智能化的發(fā)展,芯片在汽車中的價值將進一步提升。若要避免再次出現“卡脖子”的問題,車企勢必要開始提高對上游芯片供應的掌控力和話語權,并且逐步構建自研芯片的技術力量。
受汽車產業(yè)“芯片荒”的影響,吉利和長城在今年都開始加速芯片領域的布局。
2021年2月,長城汽車完成對智能芯片企業(yè)地平線的戰(zhàn)略投資。按雙方簽署的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長城汽車依托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技術與研發(fā)經驗,地平線發(fā)揮在汽車智能芯片、視覺感知、高精地圖、語音技術等方面的實力,在芯片研發(fā)生產上展開深度合作。
6月,長城汽車宣布,未來5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fā)投入達1000億元,并將集中對低功耗大算力芯片、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投入。
吉利方面早在2018年就與頭部半導體IP廠商Arm中國及眾多投資機構聯合成立了芯擎科技。芯擎科技專注于車規(guī)級芯片的研發(fā),而首先發(fā)力的方向是智能座艙,其研發(fā)的主控芯將會采用7nm工藝,在2021年完成流片。
李書福在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公司早在2019年就已布局“中國芯”戰(zhàn)略,在提前策略性采購備庫存的同時,也在迅速推動國產品牌芯片的導入,以及自主研發(fā)設計的芯片。其自主研發(fā)的中控芯片將會在2023年實現裝配上車。
然而,“遠水難解近渴”,吉利、長城等車企仍將持續(xù)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這對兩家公司銷量目標的實現構成挑戰(zhàn)。研究機構IHS Markit評估認為,2021年第四季度亞洲的汽車生產也將受到中斷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可能將持續(xù)至2022年上半年。截至9月13日,他們估計,全球汽車產量在第一季度損失約144萬輛,第二季度損失260萬輛。今年第三季度將面臨311萬輛損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