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自達(中國)發(fā)布11月銷售業(yè)績,11月份在華銷量為14754輛,相比去年11月的18727輛下滑了21.2%,與今年10月份的15291輛相比則是下滑了3.5%。累計銷量方面,馬自達品牌1-11月在中國市場共計銷售169363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1.7%。
其中,馬自達3 昂克賽拉11月份銷量9031輛,占總銷量61%,同比增長8.26%;1-11月累計銷量為81997輛,同比增長3.16%。馬自達CX-5車型11月銷量2277輛,同比下滑14.72%;1-11月累計銷量23506輛,同比下滑21.91%。馬自達CX-30的11月銷量1458輛;1-11月累計銷量15788輛。
從現(xiàn)在整合的態(tài)勢來看,目前馬自達經銷商超過420家,已完成了51%渠道的整合。將目前馬自達品牌在中國的7款主銷車型以及進口車型整合為同一銷售渠道,因此,可以看出渠道整合對于原來長安馬自達的產品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對于整個馬自達來說,阿特茲和CX-4這種高價值的產品更應該被新長安馬自達運作起來。畢竟,阿特茲填補的是馬自達在中國的唯一一款中級車的空白,而在合資品牌中級車里,無論是大眾豐田還是本田日產,都有主力中級車。
當然,CX-4這種中國特供車毫無疑問是另外一款高利潤車型。而且一直以來在一汽馬自達渠道中,CX-4也收獲到了不小的銷量成績。這也是馬自達首款在中國的特供車型,也可以看出,馬自達還是有前瞻性的戰(zhàn)略眼光還是可以的。
那么在渠道合并之后,馬自達仍然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呢?對于馬自達來說,旗下產品確實是精品車型沒錯,但是馬自達就是因為太過于堅持,比如說堅持價格穩(wěn)定導致產品競爭力不足,尤其是每家企業(yè)都會降價的當下,這是馬自達的軟肋。
其次是營銷傳播也是一個問題,馬自達的價值營銷實際上不夠平易近人。而一年一度的粉絲嘉年華對于車主的粘性也不夠大,所以馬自達要解決營銷的問題還在于做好本土化,找到一個符合中國市場,而非符合馬自達品牌的理念的打法,這或許能幫馬自達再上一個臺階。
包括很多人認為馬自達的電動化來的太晚,并且新車沒有誠意。實際上這是所有合資品牌的通病,對于電動化很謹慎。當然,依托于與豐田的關系,馬自達如何能夠用上豐田的混動系統(tǒng)的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當然這也會損失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的獨特性。
所以總的來說,馬自達在中國的發(fā)展困境,可謂業(yè)內皆知。但至于馬自達能夠做出一點改變,或者說仍然要堅守品牌的獨特性,這個選擇權還是在馬自達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