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ileye賣不動芯片了?
日前,Mobileye發(fā)布了首個面向EyeQ系統(tǒng)集成芯片的軟件開發(fā)工具包(SDK)——EyeQ Kit。
根據(jù)介紹,EyeQ Kit將充分利用EyeQ 6 High和EyeQ Ultra處理器,既可以讓車企利用Mobileye已被驗證的核心技術,也能在EyeQ平臺上部署差異化的代碼和人機接口工具。
看到該消息的第一感受便是:Mobileye終于開了竅。
Mobileye的“黑盒子”,早已引得業(yè)界怨聲載道。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也因為Mobileye的封閉商業(yè)模式,紛紛選擇“出逃”。
此時推出的EyeQ Kit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Mobileye封閉已久的芯片黑箱。該軟件開發(fā)工具包,可以滿足車企對芯片內部各個API接口的調用,以及自研自動駕駛算法,進行片上測試等。
像英偉達的DRIVE AGX開發(fā)平臺,地平線的天工開物平臺,黑芝麻智能的山海開發(fā)平臺等,都屬于同種類型的東西。只不過Mobileye的“開放”,卻好像有那么點“扭扭捏捏”。
在Mobileye的官方通告中,EyeQ Kit的作用被限定在了EyeQ 6和EyeQ Ultra兩款最新發(fā)布的芯片上。而我們比較熟悉的極氪001,其所配置的自動駕駛芯片是EyeQ 5,并沒有在開放范圍之內。
換句話說,只打開最新款芯片“黑盒”的Mobileye,只是為了更好的“賣芯片”,還是真的打算迷途知返了?
01
向市場低頭,情理之中
Mobileye最深的護城河是什么?
自Mobileye成立以來 ,該公司便以CV算法而聞名,同時因為有專門的自動駕駛芯片來運行這些算法,可以達到更低的功耗。所以也可以這樣認為:Mobileye明面上是在買芯片,其實賣得是軟件算法的附加值。
然而,在如今“開放”的時代里,老一套的Mobileye,顯然已經不能被市場所接受。
回顧往昔,“算法+芯片”打包的商業(yè)模式,幫助Mobileye在早期的市場中賺了個盆滿缽滿。
過去的20年里,Mobileye以cv技術為基礎,推出了算法+EyeQ系列芯片組成的系列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車企實現(xiàn)從L0級的碰撞預警,到L1級的AEB緊急制動、ACC自適應巡航,再到L2級的ICC集成式巡航等各種功能。
然而現(xiàn)在,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自動駕駛也朝著更高等級探去。一方面,自動駕駛系統(tǒng)需要更高的算力;另一方面,車企需要更開放的平臺,做差異化算法定義。
正如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針對華為提出的“靈魂論”,Mobileye這種封閉的商業(yè)模式,是將車企的靈魂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如此情況下,市場話語權的失衡,利益不均,當然就會迎來新的變革。
特斯拉率先發(fā)難,蔚來、理想跟上,大眾、寶馬轉向高通,誰也不愿意為Mobileye免費打工。此外,極氪可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但也因此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典型。
市場選擇下,Mobileye的護城河已經開始崩塌。
雖然過去的20年里,Mobileye一直是ADAS領域的領導者、引導者,但必須承認的是,在“靈魂”與“經驗”之間,市場還是選擇了前者。
這其中,既有車企因時代改變做出的應激反應,也存在市場競爭方面的因素。
除了英偉達、高通等國外巨頭之外,來自中國的后起之秀,也已經有了能力和這個“老牌”自動駕駛芯片企業(yè)掰掰手腕。
作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之一,中國市場對于自動駕駛芯片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地平線、黑芝麻、芯馳科技等自動駕駛芯片創(chuàng)企的產品,也已經紛紛進入到量產上車的階段。
其中地平線的征程三系列芯片已經被理想、榮威等車企使用;黑芝麻智能也已經與江汽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多款思皓品牌量產車型將搭載華山二號A1000芯片……
相對比而言,中國客戶對于Mobileye的耐心,已經下降到了冰點。如果Mobileye再不向市場低頭的話,恐怕也不會剩余太多的機會。
02
老樹開花,需要“新”故事
那么,開放后的Mobileye,還能講出新的故事嗎?
卷土重來的Mobileye,當然會對現(xiàn)有的自動駕駛芯片行業(yè)形成沖擊。曾經的王者余威還在,如果能夠堅定地走在“開放”的路上,也不是沒有可能一飛沖天。
只不過,就現(xiàn)在的情況而言,Mobileye還有一道重要的坎需要度過。
2017年3月,英特爾以每股63.54美元現(xiàn)金收購Mobileye,股權總價值約153億美元。2021年12月,英特爾作價500億美元,宣布將在2022年推動Mobileye再次上市。
5年時間,背靠英特爾,Mobileye的業(yè)績表現(xiàn),其實并不錯。
據(jù)了解,自被收購以來,Mobileye營收累計上漲近3倍。最近兩年時間,Mobileye在2020年收入近10億美元,EyeQ芯片出貨1930萬顆。2021年,Mobileye收入為14億美元,EyeQ芯片出貨2810萬顆。
只不過這樣的成績,并不足以支撐起高達500億美元的估值。哪怕加上已經“上馬”的Robotaxi業(yè)務,也還是支撐力不足。
所以Mobileye之所以求生欲拉滿,走向了“開放”,很大部分原因還是出于對IPO估值的考量。
好的故事,才會有好的估值;而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確實很有看點。
毫無疑問,“開放”的Mobileye肯定比“封閉”的Mobileye更優(yōu)秀。但友商們,也肯定不會輕易讓出自家的市場份額,讓更多的人分蛋糕。
站在芯片產品力和開放性的角度來看,Mobileye作為開放的“后來者”,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可言。甚至國內的諸多自動駕駛芯片企業(yè),也都已經擁有了與Mobileye一較高下的能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關于Mobileye“開放”的EyeQ 6和EyeQ Ultra,至今還沒有傳來相關車企或是Tier 1配置的消息。
那么問題來了,誰會為一個失去市場的Mobileye買單呢?
總得來說,“快魚吃慢魚”的時代,Mobileye的迷途知返,來得太晚。瞬息萬變的市場,也早已選擇好了新的主角。
雖然自動駕駛盤子依舊巨大,但是隨著英偉達、地平線的瘋狂擴張,以及各家頭部新能源車企堅決的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留給Mobileye的時間和機會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