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停牌近一年四個月后,恒大汽車一口氣提交了三份成績單,同時發(fā)布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業(yè)績報告。
根據(jù)公告,被許家印投入眾多并寄予厚望的恒大汽車,用累計巨幅虧損989億元的代價,換來了僅1000輛汽車的交付結果。截至2022年底其負債總額達到1838.72億元,剔除1190.02億元的住宅業(yè)務相關負債后,仍有648.70億元的負債,其中包含流動負債494.36億元,超半數(shù)為有息負債,借款平均年利率為7.65%。
7月18日,恒大汽車則發(fā)出公告,披露被廣泛關注的造車近況:2023年5月,恒馳恢復生產,截至5月底交付超1000輛。
自2018年起,恒大集團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在與賈躍亭聯(lián)手造車失敗后,恒大汽車與“法拉第未來”劃清界限,許家印則遵循著土豪式的造車策略,完成了技術、資質、電池、銷售、人才等汽車上下游產業(yè)鏈布局,獲得了整車制造、底盤架構、動力總成、輪轂電機、動力電池等領域的核心技術。
2019年,許家印在某次合作伙伴峰會上表示,恒大汽車的造車模式總結起來就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預計到2025年實現(xiàn)年產銷超100萬輛,到2035年實現(xiàn)年產銷超500萬輛。
然而還沒等恒大汽車駛入正軌,這棟大廈就先傾覆了。2022年底,恒大汽車傳出“裁員60%”、“欠薪停工”的消息,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公司確實在“瘦身”,優(yōu)化淘汰整體比例約10%,另有25%員工停薪留職1到3個月。
事實上,由于恒大集團債務危機波及,恒大汽車的“造車路”走的并不順暢,其首款車型恒馳5在交付之前,就曾因多種原因一再被推遲預售及量產。
今年4月,恒大汽車更是發(fā)布公告,因資金不足,天津工廠暫緩生產恒馳5。而在此之前,恒大汽車還暫停了其它工廠,集中資源在天津工廠生產。經(jīng)歷了近一個月的停產之后,5月恒大汽車的天津工廠終于又響起了機器轟鳴聲。
相比于恒大足球的沒落,許家印對于恒大汽車的“執(zhí)念”更加深沉。毫無疑問,在恒大集團危機重重的今天,無論是許家印還是恒大汽車,都對恒馳5抱有頗高的期待,但如今來看,恒馳5的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