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摩拜宣布又獲得超6億美元融資。與此同時,重慶一家名為“悟空單車”的共享單車卻撐不下去了。就在摩拜宣布巨額融資的三天前,悟空單車宣布停止運營。這讓悟空單車成為行業(yè)首家徹底退出的企業(yè)。
為了這個風口,悟空單車創(chuàng)始人雷厚義搭進去了300多萬元,一千多輛單車也不見了蹤影。當然,他也不打算找回來,“當做公益了”。
雷厚義是怎么被卷入進這個風口的?有哪些心路歷程?又有哪些血淋淋的教訓?昨天,創(chuàng)業(yè)家&I黑馬與雷厚義聊了聊,以下為其對創(chuàng)業(yè)家&i黑馬的口述節(jié)選。
一年前,我有了做共享單車的想法。
彼時,我是受到了兩點啟發(fā):一是之前的項目資金鏈斷裂,沒錢打車,于是經(jīng)常步行跑業(yè)務,但效率很低,浪費時間。
二是在網(wǎng)上看到ofo的報道,覺得這是剛需,正好解決了三公里內出行的需求。
之前,我做過消費金融領域的小額現(xiàn)金貸。這個項目后來無疾而終,問題出在資金上,沒找到放款資金,也沒融到資。我找了幾家投資機構,他們的評價很簡單:消費金融領域沒問題,但這個事情不是你們能做的,因為你們專業(yè)能力不強。
后來,我們轉型做貸款流量分發(fā)。這個轉型總算讓我們重新活過來,口袋里有點錢。但流量分發(fā)也存在問題,拿不到用戶數(shù)據(jù),無黏性,基本盤不穩(wěn)定,頂多做一兩年時間。
于是,我們啟動了共享單車項目。啟動前,有人勸我說,摩拜和ofo的風頭正勁,你做成的概率很小。還有人建議我做垂直領域,比如山地自行車或者景區(qū)單車。
但我喜歡賭,而且只賭大的。我自認為,既然能讓一個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單車。
2016年下半年,共享單車行業(yè)的融資極瘋狂,摩拜和ofo的架勢真是不讓后來者活。 不過,我在戰(zhàn)場上沒時間去考慮這些,能想到的就是盡快投產(chǎn),拿到一張“門票”。
12月9日,我們開始做APP,并用20天時間完成了開發(fā)。我們第一站選在了重慶,為什么在重慶?
一是大家都認為重慶是山城,不可能做共享單車。如果我們做的話,就很具傳播點。
二是重慶是我們的大本營,戰(zhàn)略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總不至于連大本營都不投放車輛。
我們的單車投放分兩批。第一批是試探市場,第二批是讓市場知道悟空單車,占領用戶的心智,拿到門票。
第一批是在今年1月5日,投放了兩三百輛,每輛車加運費大約250元,總計花費5萬元左右。
第二批是在2月底,我們投放了一千輛單車。我們向天津的一個廠家下了一萬輛訂單,交了30%的定金。這批車成本高很多,每輛約750元,再加上鎖和物流成本,總計800萬元左右。后來因為沒有拿到投資,實際上只拿到1000輛單車,定金也打了水漂。
單車主要投放在大學城和白領聚集的寫字樓,但這不是封閉環(huán)境,投放不久后就分散了。因為我們用的是機械鎖,到后面車也不見了蹤跡。
我們也開車去找,把車調配到人流量大的地方,但沒用,第二天又散開了。這樣反復幾次,人工搬運維持了兩周時間,發(fā)現(xiàn)效率太低,干脆放棄,打算下一批單車全部換上智能鎖。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的核心問題是供應鏈和融資,如果這些解決不了,就沒資格去考慮運營問題。四月中旬,我判斷這件事情做不成,一是融資沒成功,二是合伙人模式也垮了。而后智能鎖的研發(fā),以及單車的投放就再無推進。當時擔心引起動蕩,投下去的單車還一直在運營,直到把合伙人的錢還完。
6月,處理完各項事情后,我們發(fā)布了一個停止運營的通告。
悟空單車前后運營的四個月里,累積一萬多用戶,收了一百萬押金。最高的時候,每天日活兩三千。期初用戶也付費,收了四五萬元,后來就免費騎了。截止項目關閉,我們總計虧損300萬左右。
我們投放了一千多輛,最后只找回幾十輛。我們也沒有再去找,項目都停了,找回來干嗎,就當做公益了。(大笑)
對于小公司而言,共享單車行業(yè)很殘酷,頭部集中效應太嚴重,資金集中,資源集中,比如供應鏈資源、媒體資源。 摩拜和ofo等形成了巨大黑洞,后起的單車品牌成長空間并不大,只能做一些小城市。然而,如果做不大,你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想打這場仗,首先得有錢。我當時在網(wǎng)上給真格基金等投資機構都發(fā)了BP,基本上無下文,有好幾家也回了,但都覺得我們做成的希望渺茫。
當時,我們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法,借鑒修高速公路的套路。過去,沒錢修路就把路分成一段一段,讓私人出錢修,然后讓TA收10年的過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