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蟲式的車形,后置式發(fā)動機和優(yōu)異的性能,常常被稱為賽車領域常勝軍的保時捷,就要一改往日大眾印象中“傲嬌”的形象,開始追逐電動汽車的浪潮了。
而這或許對保時捷來說,當下再次站到了轉型路口上,正如2002年推出第一輛SUV卡宴,讓這個跑車品牌成功扭轉銷售頹勢,如今SUV占據保時捷銷量比重已高達七成。而下一個轉型方向,則很可能是電動汽車。
近日,有外國媒體報道稱,保時捷改變了產品規(guī)劃,將加快推進電動車的研發(fā)工作,并表示在2023年之前,電動車銷量在總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50%。
德國《經理人雜志》的最新消息顯示,保時捷的首席執(zhí)行官Oliver Blume明確表示,“保時捷未來6年內(到2023年),每售出的兩輛車中,將有一輛為電動車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的法蘭克福車展上,保時捷就發(fā)布了首款電動概念車——Mission E;同年12月4日,保時捷斥資7億歐元升級斯圖加特工廠,用于建造Mission E新的噴漆、裝配和引擎車間。當時,保時捷預計該車型2019年投放市場。
據了解,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豪華四門轎跑車,Mission E量產后可憑借與保時捷919 Hybrid類似的全新驅動系統(tǒng)(PMSM),最大輸出功率可達到甚至超過600HP,百公里加速達到3.5秒,12秒內破兩百。該車型目的十分明確,即希望在續(xù)航以及動力上打敗對手特斯拉。
事實上,保時捷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方面的重視并不只體現在Mission E上。
今年4月,保時捷和奧迪就已展開合作,共同研發(fā)汽車電氣化和自動駕駛技術。Oliver Blume還表示,希望下一代Macan也有電動版本。
就保時捷的規(guī)劃來看,也可謂野心不??!
記者了解到, Mission E年銷量目標為2萬輛,而在去年,保時捷全球汽車交付量為23萬輛, 此目標對保時捷來說,已相當可觀。
既然要在電動汽車發(fā)展道路上加快節(jié)奏,那么車型自然也不會單一,把寶押在一款車型上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Oliver Blume就表示,保時捷還將推出第二款純電動車型,該車型基于保時捷卡宴。
不僅如此,Oliver Blume還透露,為了讓祖芬豪森工廠產能擴大至每年6萬輛,保時捷正在進行準備。
據了解,祖芬豪森工廠產能能否提高,將直接關系到保時捷電動汽車的發(fā)展,正是憑借祖芬豪森工廠產能擴大,保時捷才有底氣認為,最快到2023年前,保時捷可實現電動汽車占整體銷量的半數。
相較于其他同行,保時捷實現上述目標的時間明顯要快,但前提是保時捷能夠實現Mission E于2019年投放。
不過,對于保時捷加速發(fā)展電動汽車的動作,引來一些跑車發(fā)燒友潑冷水,他們認為,跑車愛好者注重燃油車的駕駛操控感受,電驅動會與跑車定位發(fā)生沖突。
但業(yè)內有觀點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車企擁抱電氣化已成大趨勢,油耗排放法規(guī)都在快速收緊,特別是生產大排量跑車的豪華車,必然需要借助電動汽車降低自身的企業(yè)平均油耗排放值;同時,電動汽車正在被消費者逐漸接受,即便是運動型跑車也應該慢慢適應電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