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宣布到2030年斥資超過200億歐元用于采購電池,并不劃定供應商名單,意味著比亞迪有機可乘了。
近日,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推出了一項宏大的電池采購計劃——到2030年,將花費超過200億歐元用于采購電池,折合人民幣超過1565億元。
對此,戴姆勒CEO蔡澈表示,這是為了系統(tǒng)地推進公司向電氣化轉型,為大規(guī)模生產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準備。他透露,到2022年,戴姆勒將推出130余款電動化的奔馳乘用車,同時還會推出電動版的輕型商務車、客車和卡車。
這表明戴姆勒堅定了電氣化的信心。
今年9月份,在奔馳EQC全球發(fā)布會上,戴姆勒CEO蔡澈下調了奔馳電動汽車的銷量預期。他表示,戴姆勒之前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預估過于樂觀,實際情況可能不如想象的那樣好,應該保持謹慎態(tài)度。
這透露出戴姆勒對電氣化的信心不足。因為一般有重量級車型亮相或者上市,車企往往信心倍增,會上調總體銷量目標,而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SUV奔馳EQC亮相后,戴姆勒卻調了奔馳電動汽車的銷量預期。
不過現在看來,戴姆勒堅定了電氣化的信心。因為在自己本身就建有動力電池工廠的基礎上,還要到2030年斥資超過200億歐元用于采購電池,意味著戴姆勒將持續(xù)不斷地大規(guī)模生產電動化車型,這說明其看好電氣化的未來。
戴姆勒不想當差生,要為奔馳“增肌”
如果單從電氣化的角度來看,奔馳是BBA中的差生。以當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中國市場為例,無論是奧迪,還是寶馬,都有新能源車型在銷售,只有奔馳是零新能源車型。
如果再考慮到截止到今年11月底,寶馬已經在全球累計交付了125,365輛電動化車型,戴姆勒將更加著急,因為這意味著奔馳已經落后很多了。
所以,戴姆勒必須為奔馳“增肌”,這里既包括剛剛宣布的到2030年斥資超過200億歐元用于采購電池,還包括加速奔馳電動化車型的進程,比如在中國市場一口氣推進四款電動化車型——奔馳EQA、奔馳EQB、奔馳EQC和奔馳EQE,其中奔馳EQC已經確定在2019年于中國生產,比奧迪e-tron和寶馬iX3要快一步。
超過200億歐元的大蛋糕,比亞迪有機可乘
戴姆勒宣布到2030年斥資超過200億歐元用于采購電池,并不劃定供應商名單,意味著比亞迪有機可乘了。這有三個重要原因:
第一,戴姆勒本身就和比亞迪建立有合作,兩者早在2010年便合資成立了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第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穩(wěn)居國內第一,連大眾汽車高管都親自對標其產品,證明其技術和口碑都不錯。
第三,比亞迪本身就有把動力電池賣到歐洲的計劃,同時,比亞迪今年還擴充了電池產能,并且還推進了電池業(yè)務的拆分上市。
另外,國內的寧德時代也有機會來分“大蛋糕”,這一方面是其已經取得了寶馬的信任,成為了寶馬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另一方面,在于今年5月份,戴姆勒已經與寧德時代簽訂了電池供應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