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小米有品運營主體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發(fā)生變更,新增“汽車銷售”。據悉,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小米聯合創(chuàng)始人劉德。雷軍、黎萬強、劉德任公司董事。最終受益人及最大股東為雷軍,持股70%。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小米正式進軍汽車銷售業(yè)務。
事實上,小米在汽車領域的野心遠遠不止這些。
2017年,智能音箱迎來爆發(fā)期,而以智能音箱為中介的車家互聯概念也開始隨之興起。
截至目前,實現車家互聯布局的公司主要有四家,百度、阿里、騰訊以及小米。相較BAT,小米在汽車圈顯得異常低調。但其實,他卻是最早布局車家互聯的企業(yè)。
2013年底,雷軍捕捉到物聯網這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賽道,于年底開啟了小米生態(tài)鏈計劃,并定下了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tài)鏈企業(yè)的目標。
2014年,網傳小米要造車,被雷軍否認,并言明小米絕不會造車。但在此后一年時間內,小米接連申請了9項與汽車有關的專利。
其中,有一項名為設備控制方法和裝置的專利馬上就要由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華米科技和小鵬汽車實現。該專利的主要應用場景為通過使用智能手環(huán)或智能手機來代替車鑰匙解鎖車輛、啟動發(fā)動機等。
此外,在小米投資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中,除了有像華米科技、云米科技這類研發(fā)生產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的公司,還有像車米科技、睿米科技、70邁等專門研發(fā)車載相關智能產品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跟汽車相關的公司成立時間最早在2014年,最晚在2016年,也就是說,小米從一開始在布局生態(tài)鏈企業(yè)時,就已經將汽車行業(yè)包含其中。
基于此,在車云看來,小米在汽車行業(yè)的野心,并不在造車,而是在將汽車行業(yè)納入自己物聯網生態(tài)體系中,以智能語音為突破口,從而實現汽車與智能家居的車家互聯。
小米的萬物互聯
2013年,雷軍看到了物聯網這一風口,然而,此時的小米已經擴張成萬人團隊,如果在親身下水物聯網,必然會導致自身企業(yè)架構的臃腫。
因此,雷軍選擇了小米生態(tài)鏈,通過投資入股的形式,將小米模式帶入100個不同行業(yè)中的企業(yè),構成小米生態(tài)所謂的“竹林效應”,從而構筑以手機為核心的整體競爭力。
2018年,正好是小米生態(tài)鏈發(fā)展的第五年,據悉,其對外稱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已超過100家。據小米IPO招股書顯示,其中有超過90家企業(yè)生產智能硬件。
同時,有數據顯示,在所有生態(tài)鏈企業(yè)中,有超過16家年收入超過1億元,3年收入超過10億元,4家估值超10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由此來看,小米生態(tài)鏈早已成為小米整個業(yè)務布局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不過,若只有這些生態(tài)企業(yè),那么小米所擁有的也就只是智能單品。因此,小米萬物互聯的關鍵,在于小米IoT平臺。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月份,小米IoT平臺接入超過800種智能硬件,物聯網設備超過1億臺,日活躍設備超過1000萬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臺。
也正是小米IoT平臺的成功,給小米和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構建了一條護城河,通過小米IoT平臺,才能夠實現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智能出行等設備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
不過,實現萬物互聯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小米還需要找到一個控制這些已經相互鏈接的產品的平臺。
在初始階段,小米所用的控制平臺是小米手機,通過手機的無限網絡控制家里的插座、電燈、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一切智能家居產品。
而隨著智能音箱的發(fā)展和崛起,小米順勢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語音助手和智能音箱,小愛同學。通過智能音箱以及語音喚醒小愛同學等方式,用戶可控制家里的一切智能家居產品。
現如今,小米正在將小愛同學帶進真正的汽車當中,并將汽車與智能家居互聯互通。
日前,梅德賽斯·奔馳乘用車中國研發(fā)中心宣布和小米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展開合作,共同打造AI智能化用車體驗,事實上,在過去沒多久的CES Asia 2019上,奔馳展示的全新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tǒng)中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部分,就是由小愛同學實現。
另外,在去年11月份舉辦的小米開發(fā)者大會上,威馬汽車聯手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70邁共同表示,將在明年實現小米智能裝備在車內場景的接入種類倍增,并進一步增強通過小愛音箱對威馬汽車的遠程控制,共同為車主提供一體化車家互聯生活。據了解,截止去年8月份,威馬EX5能夠控制的小米智能家庭設備達到8類20種。
基于此,我們不難看出,小米正在以智能語音助手為突破口,積極“入侵”汽車行業(yè),加速完善自身物聯網生態(tài)產業(yè)鏈。
小米在汽車圈的業(yè)務布局
雷軍其實很早就關注到了汽車行業(yè)。據了解,他很早就和何小鵬說過,特斯拉這家公司不一般。早在2012年,雷軍就多次前往美國硅谷的特斯拉工廠進行試駕看車,更是在2013年的時候,多次拜訪馬斯克。
就像前文所說,在小米推出生態(tài)鏈計劃之時,就已經將汽車行業(yè)看作自己生態(tài)鏈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后,小米在汽車行業(yè)中的動作就從未停止過。
不過,最初之時小米也并未親身下水汽車行業(yè),而是通過投資等方式,布局生態(tài)鏈企業(yè)作為前頭兵,開拓汽車智能硬件市場。直到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提高,以及車聯網等技術的發(fā)展,小米才開始通過自身平臺牽手車企,共同打造智能化汽車。
1、投資
據媒體統(tǒng)計,截至去年5月份,包括雷軍個人、小米科技、順為資本三方投資過的造車、出行以及汽車后市場的項目超過20家企業(yè)。
其中,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包括睿米科技、70邁、車米科技、板牙科技等。非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包括新造車勢力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自動駕駛企業(yè)智行者,車聯網企業(yè)凱立德,出行企業(yè)立刻出行、ofo等,以及其他的汽車后市場企業(yè)如人人車等。
在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中,睿米科技其實并不是專門做汽車相關產品,而是做空氣凈化器。但隨著人們對于汽車內部空氣污染認識的增長,車載空氣凈化器也隨之流行起來。2016年,睿米科技正式推出車載凈化器。
除此之外,睿米科技還曾在2015年推出過一款智能車充,通過內置的藍牙4.0和FM調頻功能,搭配手機APP,可以將手機上的音頻無線發(fā)射到車載FM收音機當中。也就是說其可以將手機上的部分功能投射到汽車上。
70邁可以說是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中唯一一家專注于車載智能產品的公司,據官網顯示,70邁目前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后視鏡、智能行車記錄儀,以及智能倒車后視鏡等。
其中,智能后視鏡產品不僅具備語音喚醒功能,還具備定制車鏡版地圖、ADAS高級輔助駕駛、高速碰撞前后視頻存儲、海量音頻資源等功能。
智能行車記錄儀也是采用智能語音聲控功能,具有精準識別、快速反應等優(yōu)勢。同時,該智能行車記錄儀還能夠在緊急時刻自動錄像,還原事故真想。
板牙科技和車米科技從公司定位上來說,其實也是關于研發(fā)關于汽車行業(yè)的產品,但這兩家公司在成立之后,并未有相關產品對外公布,因此,也并不知情其在小米在汽車領域中的布局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除了自己的企業(yè)之外,小米近年來在汽車圈的投資也并不少見,尤其是在新造車勢力、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三個領域。
據了解,2015年,順為資本參投蔚來汽車,其也是蔚來汽車第一個投資機構。2017年,順為資本再次參投小鵬汽車,不過,小鵬汽車投資方主要在阿里和何小鵬個人。
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目前在國內新造車車企中熱度排在前三位,李斌、何小鵬與雷軍的關系也非常深厚,二者在備受關注的同時,也頗具爭議。
此外,據了解,在電動車、無人駕駛技術方面,順為資本和小米科技在2015年到2017年之間先后投資過包括凌云兩輪電動汽車、云造科技、速珂SuperSOCO電動車、Momenta和智行者,其涉及金額普遍在1億元以內。
而在共享出行方面,順為資本和小米科技參投了ofo小黃車、立刻出行、貨拉拉等。其中,小黃車項目涉及金額約3億元,貨拉拉涉及的金額約1億。
2、專利
從目前現有消息來看,小米關于汽車的專利并不多,且大多數是在2015年前后申請。據了解,小米申請的專利主要是關于車輛定速巡航、車輛操控、車輛導航、停車信息預測等十幾個智能汽車方向的發(fā)明專利。
從曝光的信息來看,小米申請的專利包含對車輛限速的方法及裝置、控制車門開啟的方法及裝置、設備控制方法及裝置、操作功能執(zhí)行方法和裝置、輔助行駛的方法及裝置、車輛操控方法及裝置、車輛補充能源的提示方法及裝置、實現定速巡航的方法及裝置等,涉及到定速巡航、智能控制、駕駛輔助等多個方面。
其中,關于設備控制方法及裝置的專利,即將由小米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華米科技和小鵬汽車實現。在專利申請文件中顯示,該專利的主要應用場景為通過智能手環(huán)或智能手機代替車鑰匙,實現車門解鎖、啟動發(fā)動機等功能。
日前,小鵬汽車宣布聯手華米科技,使用其智能可穿戴新品作為小鵬P7的數字車鑰匙,基于智能手表/手環(huán)內置的NFC功能,實現P7車門解鎖、閉鎖及車輛啟動等功能。
3、合作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yè)在汽車行業(y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像BAT等巨頭,不僅積極參與對造車新勢力的投資,還與上汽、廣汽等傳統(tǒng)車企巨頭成立合資公司,簽署戰(zhàn)略協(xié)議。
相較來說,小米由于并沒有明確自身在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路徑,也沒有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其與車企的合作并未進入到更深層次,并且,相較于傳統(tǒng)車企,從現有消息來看,小米的合作企業(yè)似乎更傾向于新造車勢力。
首先,小米旗下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全部是和新造車勢力合作,如70邁牽手威馬汽車,將汽車與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連接;華米科技與小鵬汽車牽手,用智能手表代替車鑰匙;在去年3月AWE展會上,云米科技也宣布聯手小鵬汽車,雙方結合點在于將汽車與智能家居設備相連接;此外,70邁還曾與小愛同學聯手車和家,為理想ONE提供全車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
而在與傳統(tǒng)車企合作的時候,往往是小米集團親自參與。其中,小米和傳統(tǒng)車企最早的合作在2017年,小米宣布與北汽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對于此次合作內容,知情人士稱與智能駕駛相關。
去年11月份,小愛同學官方宣布,小米集團與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zhàn)略協(xié)議。據悉,合作雙方共同表示,小米將攜手奔騰,用小愛同學賦能智能汽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汽車駕駛體驗。
而在今年4月份,小米與一汽奔騰定制的首款車型奔騰T77米粉定制版正式上線。據悉,這款車與小米的小愛同學合作,配備了AI全息智控系統(tǒng),提供了3種人物、5套個性裝扮、43種場景化技能,可以實現語音控制,以及語音交互的娛樂系統(tǒng)。
此外,如上文所言,小米還和奔馳聯手,通過小愛同學控制奔馳全新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tǒng)中智能家居部分。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今年5月份,小米還和長安馬自達達成合作,不過雙方的合作并不在與車家互聯,而是跨界營銷。也就是說,小米或將通過自己的營銷渠道幫馬自達售賣汽車。
據了解,目前,長安馬自達已攜手小米在國內43座城市的81家小米線下門店開展了“跨界體驗季”活動,未來,長安馬自達仍將與小米在更多領域探討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綜上,正如前文所說,小米與車企的合作,尚停留在淺層次,并未涉及到更深層次的車載系統(tǒng)、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
同時,小米雖然投資了出行、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方面的公司,但不難看出,其追求的更多的是風險投資可能會獲得的高額回報,而不是自身通過這些企業(yè)深度布局某一行業(yè)。
因此,相較BAT等巨頭,小米似乎在汽車行業(yè)并不是很吃香,也并沒有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小米的困境與未來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小米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在于通過生態(tài)鏈企業(yè)、物聯網平臺以及智能語音助手構建起來的萬物互聯的生態(tài)體系。然而,這個體系不管是在智能家居行業(yè),還是在車家互聯,都受到了挑戰(zhàn)。
首先,在智能家居方面,小米生態(tài)鏈其實相當“封閉”,它只在小米的體系內能發(fā)揮最佳效果,也就是說,用戶通過智能音箱,只能控制小米旗下的家居品牌。
據IDC預計,從2019年第一季度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家居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407億套,到2023年將增長到14.6億套,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4.9%。
此外,智能硬件和物聯網業(yè)務相結合,可以給企業(yè)帶來龐大的用戶及流量,如果將這些變現,對于企業(yè)自身而言,就可以實現互聯網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
面對智能家居以及物聯網如此廣大的市場前景,友商們怎么可能讓小米一家獨大。
2018年7月4日,手機廠商vivo、OPPO,電器廠商美的、TCL,以及大華樂橙、科沃斯、陽光照明和極米科技等多家硬件廠商,宣布成立了IoT開放生態(tài)聯盟,并公布了IoT產品方案。會上,聯盟公布的第一站方向,就是智能家居。
去年6月份,華為在開發(fā)者大會上宣布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品牌Hilink(華為智選),宣布全面進軍智能家居行業(yè)。和OV等聯盟的思路一樣,華為也是推出開放協(xié)議,任何廠商都能夠接入。
企業(yè)抱團,或者像華為這樣直接對所有企業(yè)開放,都直接擠壓著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場的份額。同時,在智能家居連接控制平臺智能音箱的銷量上,小米也并沒有占據優(yōu)勢。
小米智能音箱小愛同學
據IDC數據顯示,在2019年Q1,亞馬遜以510萬臺的出貨量引領市場,谷歌以410萬臺的銷量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
事實上,從數據上來看,其實很多廠商已經開始追上小米的步伐,聯網設備和活躍設備數量也在逐漸趕超,在車家互聯方面也是如此。
據媒體統(tǒng)計,百度通過小度車載系統(tǒng)已經與現代、寶馬、奇瑞等車企展開合作。其中DuerOS智能設備激活量目前已經超過9000萬,可支持包括燈、插座、空氣凈化器、取暖器等智能家居設備的控制。
阿里巴巴則是通過“天貓精靈汽車AI+計劃”,與奔馳、奧迪、沃爾沃、寶馬等展開合作,截止去年8月份,阿里巴巴AliGenie平臺已經連接了90多家智能家居合作伙伴和600多個智能家居客戶。
騰訊則是通過AI IN CAR及京東微聯布局車家互聯領域。其中,AI IN CAR計劃在2019年加入智能家居互聯功能。京東微聯目前合作車企有長安、東風、吉利,其智能家居合作廠商有60多家,覆蓋電視、空調、燈、窗簾等智能家居設備。
而小米,前文有所言,目前合作的企業(yè)有威馬汽車和小鵬汽車,其目前已經接入800種智能硬件,威馬EX5能夠控制的小米智能家庭設備達到8類20種。
不管是智能家居,還是車家互聯,在連接數量上,小米正在全面被追趕,市場份額也在逐漸被擠壓。但最致命的點,卻在于小米并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尤其是在汽車上。
業(yè)內皆知,不管是百度、阿里,還是騰訊,亦或是華為,在汽車領域都在依據自身優(yōu)勢構建自己的核心技術,百度車載系統(tǒng)小度OS,以及自動駕駛Apollo;阿里自主研發(fā)的車載操作系統(tǒng)AliOS,以及基于其衍生出的斑馬系統(tǒng);騰訊則是基于自己的社交基因,打造的生態(tài)車聯網解決方案;華為雖然也是一個手機廠商,但其與小米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其并不是以手機為主,而是以通訊信息技術為主,基于自身的ICT技術,華為致力于成為汽車行業(yè)的增量供應商。
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小米雖然依托小愛同學進入到汽車當中的中控系統(tǒng),但是其只是提供一種人機交互方式,以及連接汽車和智能家居設備的中介,小米并未在汽車的核心領域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這也勢必會使得小米在后續(xù)進去汽車領域遭遇阻礙。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小米在汽車圈就沒有未來,畢竟,雷軍肯定不想小米就這樣錯過汽車行業(yè)這場變革。
目前,小米實現車家互聯的突破口在于智能語音助手,而小米在汽車行業(yè)的突破口,則可能在于操作系統(tǒng)。
事實上,小米并未明確其在車載系統(tǒng)方面的研究,但從汽車的發(fā)展方向來看,人機交互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重要一步,而車載系統(tǒng)則是人機交互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小米本身在手機操作系統(tǒng)方面,就基于Android系統(tǒng)深度定制化了MIUI操作系統(tǒng),經過不斷的更新,系統(tǒng)已經趨于穩(wěn)定和功能多樣性。同時,其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與用戶使用數據。
基于此,我們不排除小米有可能與廠商合作開發(fā)出適配汽車的MIUI系統(tǒng),于小米而言,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方向。而且,從智能語音助手,到車載操作系統(tǒng),小米有實力對汽車的人機交互進行一次大膽的革新。
此外,小米在汽車行業(yè)中的另一個點,在于跨界營銷。熟悉小米的用戶都知道,小米除了小米商城之外,還有一個單獨的電商部,即小米有品,
資料顯示,小米有品在2018年營收同比2017年增長了2.6倍,小米有品APP用戶日活躍量也增長了200%,小米有品在小米的互聯網服務中占比4.1%,同比增長427.6%。從數據來看,這對于剛成立兩年不到的小米有品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而除了布局線上銷售電商平臺以外,小米也積極布局線下店面。據小米官網查詢,目前小米在全國通過自營+合作的模式,已經有超過2000家的線下體驗店。
前文有所言,在今年5月,小米與長安馬自達簽署合作協(xié)議,雙方合作的點在于跨界營銷。小米基于其強大的電商和線下實力,幫助馬自達進行汽車銷售和體驗等。
基于此,若是小米將合作擴大到其他車企,形成另一種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方式,或許小米會成為具有電商基因的4S店。
車云小結:
在過去,小米公司被稱為一個新物種,其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的模式,打造出了相當完善的生態(tài)鏈條,并以此形成一大派系。
于小米來說,可能在當初雷軍的設想中,汽車只是其生態(tài)鏈條上的一環(huán)。然而,隨著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和變革,科技巨頭在其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小米在汽車圈中的戰(zhàn)略,仍只是將汽車作為一個能夠連接到自身物聯網平臺的硬件產品,小米在汽車圈中的地位將處在邊緣,而不是中央。
基于此,小米要想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巨頭,除了繼續(xù)鞏固自身優(yōu)勢之外,還需要不斷積累自己在汽車方面的核心技術,并協(xié)同標準、整合資源,長期投入布局。